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汲取养分,培育实践创新精神,4月9日,隆昌七中高2026届一百余名学子满怀憧憬踏上重庆研学旅程,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绘制人生蓝图。
晨光熹微,同学们列队如松。办公室主任夏盛勇在旅行仪式上发表青春寄语,以“突破三重境界”为主题,激励同学们要打破“学科=专业”的思维桎梏,构建多维成长坐标系,唤醒内心永动机。谆谆教诲回荡云霄,猎猎班旗指引方向,载满期待的大巴向着雾都进发。
历时三个小时,莘莘学子到达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涂熙以《走进桥梁世界》专题讲座开启研学首课。从赵州桥的千年智慧到港珠澳大桥的现代传奇,从桁架结构力学之美到“茅以升班”育人体系,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课本知识跃然眼前。随后,同学们跟随重大“校园体验官”的脚步,在民主湖畔的紫藤长廊,静听学长“从迷茫到笃定”的心路转变历程;于校园图书馆的书香里,细品学姐“由无序到高效”的时间管理秘籍。
走进重庆科技馆,航天展厅里,VR设备带学生穿越空间站;机械之庭中,协作机器人书写“未来可期”;基础科学区,电磁大舞台上演“怒发冲冠”的奇妙实验。特别在“重庆智造”展区,长安汽车智能生产线模型前,十余名男生自发组成研讨小组,记录本上写满机械臂运作原理。从课本走向生活,少年提笔即是下一场征途。
返程大巴启动时,晚霞为重大校园镀上金边。靠窗的笔记本里,有学生写下:“今日方知桥梁不仅是混凝土,更是文明的纽带;科技不仅是冰冷的代码,更是温暖的未来。”
这场融合职业启蒙与学术浸润的研学之旅,不仅拓宽了认知边界,更在少年心田播下信念的火种。当学术殿堂的晨钟与科技创新的浪潮交织回响,我们深信:今日走过的每一级石阶、记录的每一个公式,都将化作明年六月决战考场时笔尖流淌的自信与从容。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