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省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校际合作,持续推进对口帮扶工作,促进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8日,由资中县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承办,四川省朱旭德卓越校长工作室、四川省黄绍刚卓越校长工作室、四川省邓盛斌卓越校长工作室、内江市肖雍琴中高职名师工作室协办的2025年“通江-威远-资中”校联体研讨会在资中县职业县职业技术学校(双龙校区)顺利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推进项目过关制教学改革,赋能三校职教内涵式发展”为主题,特邀专家“第二届乐山工匠”、乐山一职中高级讲师郭家韦,资中县教师发展中心领导,以及三校领导、处室干部、汽修和计算机专业教师共50余人参会,共商职教改革发展新路径。
开幕致辞秉初心,共谋职教新篇章
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首先是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李向阳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远道而来的专家、领导和兄弟学校同仁表示诚挚欢迎,希望大家以“校联体”为平台,推动三校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等领域深度合作。紧接着资中县教师发展中心刘华主任发言,他高度肯定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感谢特邀专家的指导支持和各校的积极参与,呼吁三校以项目过关制改革为抓手,发展内涵,落实“三教”改革。随后,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张龙庚副书记、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向刚主任分别发言,感谢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精心筹备,并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校际协作,促进学习提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献课评课促课改,展示交流激火花
开幕式后,参会人员分组观摩了资中职校汽修专业教师徐梦洋、计算机专业教师张光鑫的公开课。两堂课程均以“项目过关制”为设计理念,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协作、成果展示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评课环节中,各校教师围绕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公开课体现了项目过关制教学改革的核心思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同时,针对教学细节优化、学生差异化指导等问题,参会教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后续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专家引领明方向,精准把脉提质量
在专家讲座环节,特邀专家郭家韦老师以“汽修专业建设与项目过关制教学改革实践”为题作专题讲座。郭老师结合自身职教经验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重点分享了“项目过关制”“小先生制”“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与成效。他强调,职业教育要紧扣产业需求,以项目为载体,将技能考核标准融入教学过程,通过“做中学、做中评”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讲座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为三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郭家韦专家系乐山一职中高级讲师,曾任四川省中职汽车专业教指委委员,“第二届乐山工匠”,“乐山市劳模与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参与完成了汽车NVH检测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发明1个,参加全省中职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获二等奖、参加成都经济区技能大赛获铜奖。指导师生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多个。牵头带领团队在全省率先完成汽车领域1+X教学资源库建设,获省级专家好评。
郭家韦讲座后,内江市对口帮扶通江县工作队李晓波专家就对口帮扶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工作、“三教”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作了报告。
携手并肩启新程,同心共筑教育梦
研讨会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在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双龙校区)合影留念,为此次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校联体研讨会的成功开展,搭建了三校交流合作的平台,标志着“通江-威远-资中”校联体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等领域的协作迈向新台阶。未来,三校将以项目过关制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校际资源共享、教研共建、人才共育,共同赋能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