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雌性伊蚊(主要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
02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突发高热、“三痛”、“三红症”和皮疹。
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及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
“三红症”:即面、颈、胸部潮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少数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03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
登革热主要是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
04伊蚊的藏身之处?
藏身之处: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比如盆景、水生植物、贮水池、缸、盆、闲置容器(碗、瓶、缸、罐)、废旧轮胎等,还有各类种菜浇花的储存容器积水、泡菜坛边缘积水等也不容忽视。
活跃时间:白纹伊蚊在早晨和近黄昏活动特别频繁。埃及伊蚊除了在早晨和近黄昏特别活跃外,整个白天都会活跃的吸血。
05如何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传染病,无并发症者病程约1-2周。还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效药物,国内也没有有效疫苗预防。
预防登革热最重要的是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01清积水
1.室内
植物换水: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电器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阳台容器:注意清理阳台或窗台等露天场地的积水容器;用过的容器,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2.室外
封:封盖好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等。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等。
排: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水养植物、竹筒/树洞/轮胎、建筑工地和绿化带等积水。
清: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及时清除或倒扣放置。
02防叮咬
1.室内
装:家居安装纱门、纱窗,在纱窗上喷洒杀虫剂效果更佳;睡觉时使用蚊帐。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叶、桉叶油等成分的驱蚊产品。
灭: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蚊香、灭蚊片等卫生杀虫剂等灭蚊。施药前先关闭门、窗,施药后人员离开;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也可电蚊拍或灭蚊器等击杀。
2.室外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叶、桉叶油等成分的驱蚊产品。
灭:室外环境蚊子较多时,建议聘请专业的有害生物防治公司杀灭。
03健康监测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配合疾控及社区工作人员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及防蚊灭蚊等措施。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