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中提到: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要带孩子们到田间去,到公园去,到森林去。
2025年4月17日,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孔滩中心幼儿园中班组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如意原乡安石村研学基地,开展了以“春来原乡:趣劳动 研非遗 品自然”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收获的春日探索之旅。
趣劳动:小小农夫成长记
大棚搭建小能手
“这根木棍要插稳!”“我来扶住这边!”孩子们清脆的童声此起彼伏,阳光下,一双双稚嫩的小手默契配合,一根根木棍渐渐连成骨架,一片片薄膜轻轻覆上棚顶。转眼间,一个个精巧的“迷你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孩子们化身快乐的“小小农夫”,红扑扑的脸蛋上洋溢着专注与自豪。他们或蹲或跪,或扶或搭,在欢声笑语中体验着协作的乐趣,在亲手实践中感悟着劳动的智慧与不易。
农耕工具大探险
“这些是什么宝贝呀?”孩子们踮起脚尖,乌溜溜的眼珠里盛满好奇。古朴的木犁、锃亮的锄头、齿痕分明的耙子...每件农具都像在召唤着小手来触摸。最热闹的当属木犁体验啦!孩子们两两结对,前拉后扶,在松软的泥土上犁出歪歪扭扭的“小蚯蚓”。虽然线条不够笔直,但那一张张憋红的小脸,写满了百分百的专注。“农民伯伯真不容易呢!”拭着汗珠的稚嫩脸庞上,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研非遗:传统文化初体验
甜蜜的李庄白糕
非遗工坊里氤氲着醉人的米香,孩子们洗净小手,在老师指导下揉捏着雪白的米团。模具轻压,巧手切分,当一个个精巧的白糕从指间诞生时,灿烂的笑容在每张小脸上绽放。“我要带回家让爸爸妈妈也尝尝!”他们小心翼翼地包好白糕,油纸里裹着的不仅是甜蜜,更是亲手创造的成长喜悦。
神奇的漆扇艺术
“快看!颜色在水里游来游去!”水拓画体验区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孩子们将彩墨轻点水面,木棒一搅,涟漪间绽放出绚烂花纹。当素白的扇面缓缓浸入,那些跃动的色彩便轻盈地“游”上了扇骨。转眼间,一把把独一无二的彩绘漆扇在稚嫩的手中诞生,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品自然:大地课堂乐趣多
暖阳下,孩子们变身“草莓小园丁”,兴致勃勃地开始了盆栽种植。“种草莓我可拿手啦!”念念骄傲地说道。小手们忙碌起来,铲土、扶苗、培土......泥土的芬芳中,一株株草莓苗在童真的呵护下安了家。欢声笑语里,大自然正用最生动的方式,在孩子们心田播撒着生命的奥秘。
收获满满、快乐返程
夕阳西下,带着满身的泥土气息、手中的非遗作品和脑海里新鲜的见闻,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此次研学旅行活动,不仅让幼儿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技能,还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劳动、尊重传统文化、敬畏自然的种子,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