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同时推动心理疏导服务在调解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南溪街道司法所于2025年3月21日在一楼党建大厅组织开展了人民调解员业务知识培训暨心理疏导员岗前培训。街道各村(社区)的39名人民调解员和新入职的心理疏导员参与此次培训,为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基层调解队伍注入新动力。
培训筹备阶段,南溪司法所秉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原则。一方面,深入各村(社区)收集人民调解工作中的常见难题、复杂案例,梳理出法律适用模糊、调解技巧不足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对心理疏导在矛盾化解中的应用场景、实际需求展开调研。在此基础上,精心规划培训方案,量身定制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精准对接实际工作需要,为培训的高质量开展筑牢根基。让人民调解员熟练掌握最新法律法规、调解技巧,提升调解工作水平;帮助心理疏导员了解调解工作流程,掌握针对不同纠纷场景的心理疏导方法,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服务居民。
在业务知识培训环节,司法所所长苟昌树围绕《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大量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常见矛盾类型在法律层面的界定与处理依据。分享调解过程中的证据收集、法律条文运用技巧,让调解员们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能力。从心理学基础理论切入,系统讲解情绪识别、压力应对、人际关系重塑等知识要点,介绍如何运用倾听、共情、引导等心理疏导技术,帮助当事人缓解负面情绪,理性看待矛盾纠纷;传授如何把握当事人心理、找准矛盾切入点、制定合理调解策略等实用经验。
在卷宗整理录入工作平台推广部分,苟所长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功能与操作流程。从案件信息录入、调解过程记录,到电子卷宗生成、存档与查询,均进行了现场演示,并指导调解员们进行实操练习。强调卷宗整理要遵循“一案一卷、材料齐全、格式规范”的原则,确保调解工作全程留痕、有据可查,提升调解工作的规范化与信息化水平。例如,在录入一起家庭房屋财产纠纷案件时,苟所长展示如何准确填写纠纷详情、调解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以及如何上传相关证据材料,生成完整电子卷宗。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调解工作的理解与执行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此次培训是街道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为打造一支既懂法律、又擅调解,还具备心理疏导能力的复合型调解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南溪街道将持续关注调解队伍成长,定期组织后续培训与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基层矛盾化解效能,助力和谐社区建设迈向新台阶。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