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舞台上,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是一颗怀揣希望与梦想的新星。为了进一步提升井研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近日,井研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成功举办了青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本次活动众多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教学魅力。
活动前期,各位参赛教师高度重视,精心备课。他们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力求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从教学课件的制作到教具的准备,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老师们的心血。
在《欢乐购物街》课堂上,殷梅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实物等教具,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人民币的外观特征、面值大小等信息,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便于理解和记忆。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数学广角——推理》教学中,朱佳益老师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侦探推理动画片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开课之初就投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无论是在趣味导入后的提问环节,还是在后续的探究活动中,教师都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小数的意义》一课,何苹老师通过课件动态演示数数的过程,一步步细分计数单位,学生通过思考产生将计数单位“一”再次细分的需要,从而揭示课题。在探究过程中,何老师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使学生一步步从直观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比例的意义》是一节具有挑战性的课。李思汝老师通过小游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巩固了与本课关联的旧知识,接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图片,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探究知识的本质。在整节课中,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关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比值寻找比例,不断加深学生对比例意义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
《折线统计图》教学中,宋金梅老师借助乐山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比赛数据,引导学生通过数据观察、对比分析、未来预测,深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制作与运用。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概率知识后,老师又进一步拓展延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如病人体温情况、学生身高变化,让学生经历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每节课结束后,学校领导、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组成的评委团都进行了详细的点评。评委们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专业的点评如同明灯,为青年教师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让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参赛教师们高质量完成了本次教学比赛。一次比赛,一次经历,一种领悟,一番成长。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