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推动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实现产业兴旺,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广大基层干部应结合当地实际,挖掘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还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基层干部要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同时,要注重乡村风貌的保护和传承,保留乡村特色,不搞大拆大建,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广大基层干部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效能。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大基层干部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法治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基层干部要通过合理的途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推动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新的征程上,广大基层干部要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