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党员干部需念好“三字决”——“准”“新”“实”,以精准之策、创新之举、务实之风,推动乡村发展,绘就美丽宜居、产业兴旺、文明和谐的乡村新画卷。
“准”字为先,找准乡村振兴的“脉搏”。乡村发展各有特点,致贫原因也不尽相同。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深入调研,精准识别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口结构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对于产业基础薄弱的乡村,要精准引入适合的产业项目,提供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对于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要精准定位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产业等;对于传统文化丰富的乡村,要精准挖掘和保护特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只有找准“病因”,开对“药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乡村振兴的举措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
“新”字为要,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乡村振兴同样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举措。在产业发展上,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在乡村治理上,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精细化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在人才培养上,要创新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同时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通过不断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实”字为本,确保乡村振兴的“成效”。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各项政策措施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位,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产业项目要实实在在地产生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基础设施建设要实实在在地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要实实在在地满足村民的需求。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乡村振兴的成果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念好“准”“新”“实”三字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让广大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