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对工作成绩的根本看法和价值取向。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党员干部履行职责、推动发展、服务人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树牢正确政绩观,应以人民为中心。党员干部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政绩的好坏应当由人民来评判。那些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而努力工作的干部,才是真正有作为、有政绩的。把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才是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追求的政绩。
树牢正确政绩观,要注重实事求是。在工作中,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表面政绩,而盲目决策、弄虚作假。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树牢正确政绩观,要追求发展质量。党员干部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让人民群众认可的政绩。
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许多工作的成效并非立竿见影,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党员干部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战略思维,树牢正确政绩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方向明确、行动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积极力量,书写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