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桂香满园,正值研培学习黄金期。10月18-20日,高县来复镇中心小学校语文组骨干教师罗钦林、牟晓琴老师满怀期待赴西南交通大学,开启了为期三天的“第十八届国基大讲堂·蓉城之秋研讨会”的学习。此次盛会,汇聚了众多教育名家与一线精英,共同探讨教学设计的精妙与实施的艺术,为参会者带来了新修订教材下“学教方式的新方法和新路径”的深刻启示。
为最大化地发挥外出学习的引领效应,10月29日,高县来复镇中心小学校精心策划了一场外出学习教师汇报展示活动。罗钦林与牟晓琴两位老师,以汇报课为舞台,以沙龙交流为桥梁,将所学所得无私分享给每一位同事。
罗钦林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桥》。罗老师拟定了《探索微型小说的阅读密码》这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设置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故事中理情节线;任务二:情节中寻冲突点;任务三:冲突中品人物形像。三个学习任务联系紧密,串串相扣,层层深入,既探究了微型小说的阅读方法,又梳理了故事情节,寻找了冲突,感受人物形像。在教学过程中,她紧扣小说环境、情节、人物三要素,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多种形式朗读体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
牟晓琴老师则带来了《坐井观天》的精彩一课。她以教学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抓手,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法指导上,牟老师细致入微,无论是学习对话时的方法指导,还是理解词语时的生活联系与图片结合,都让学生受益匪浅。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体悟寓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课例展示之后,两位老师深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及教后反思,与会老师也纷纷加入沙龙研讨的行列。大家或点赞教学设计的精妙之处,或提出中肯的改进建议,在研讨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共话教研的芬芳与美好。
学习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分享则是让这份成长惠及更多人的最佳方式。来复镇中心小学校语文学科教研组的成员们深知这一点,他们将继续在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让教育变得更加鲜活、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共同绘制教研新篇章。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