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的“教”,重视学生的“学”,坚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人民路小学把听推门课当成了常态化教研方式。2023年10月24日,学校行政和老师们走进一年级语文课堂开展“推门听课”活动。
平雨川老师执教了《zh ch sh r》,她借复习平舌音导入,充分利用情境图寻找、认读翘舌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整节课的设计,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孩子们在学习中收获拼读方法,在思维碰撞中发现汉语拼音的用法。
邹丹老师执教的《zcs》一课,从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出发,结合一年级的学龄特点,利用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趣的“卡片翻翻翻”的游戏对旧知的检测;画冰激凌的方式促进大组间的课堂常规比拼,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指导书写时层次清楚,有助于学生识记。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孩子们营造一节有趣、快乐、扎实的拼音教学课堂。
听评促教指方向。黄晓维校长、余勤主任带领听课老师、上课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开展研讨。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的认识进一步趋同:一年级是入学起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因此研究教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下大力气研究学生、研究学情,课堂上既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科知识的学习,还要不断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价值,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体验感。
人民路小学教研活动形式丰富:有四校区大教研;有分校区小教研;有基于对象性活动模型的线上+线下教研;还有以常态化的推门听课活动。推门听课成了人小常态化的教研活动。这两节课从教学活动板块的设计、教学目标地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活动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方式都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课后,大家表示收获颇丰,认为是一节“营养”丰富的教研课。从中学转岗的程厚珍老师说:“今天我学到了很多,原来小学课堂可以这样教,这么有趣,感谢大家为我做了很好的示范。”深耕课堂,扎实教研,人小的每一次常态课活动都是一节营养丰富的教研课。
山止川行,风禾尽起;追风赶月,花开万里。每一次活动,都是一种锻炼;每一次研讨,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学习,都是一种突破。人小将继续推进常态化推门听课活动,形成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促使全体教师在常态课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改进课堂教学,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一路采撷 ,一路探讨,一路芬芳。随着活动持之以恒的深入进行,会让每一堂课都注入活力,让每一位教师在专业道路上不断地成长,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