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其群众工作能力作为一项基本能力,是走好新时代之路的关键能力要素。当前,群众工作表现出网络化、复杂化、群众利益多元化等新特征,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必须具备领导群众的能力、解决群众矛盾的能力、带领群众创收的能力,这有利于党的事业的薪火相传,也关乎国家治理的有序稳定。
基层干部要具有领导群众的能力。领导群众的能力是指基层干部在行使组织赋予的权利时,发挥自身影响力、带领广大群众,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力量总和。它的有效发挥,能改变领导系统中个体的行动和意志。基层干部在用思想政治教育群众的过程中,应辅以适当的人文关怀,确保既解决群众现实难题,也解决其思想问题。在领导群众的过程中,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群众发号施令,空喊口号,要为群众办实事,用真情,带领群众一起动手干,并设身处地考虑他们的难处,这样才能树立基层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权威,成为他们致富路上可信任、可依靠的人。
基层干部要具有解决群众矛盾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体结构的变化,新的利益格局也正在被构建,各种现实利益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具备化解矛盾,解决矛盾的能力是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的必备技能。因此,基层干部必须加强矛盾治理,阻断负面群体情绪,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某个或者某类重大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并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实际情况,给出适当合理的处理方案,积极引导群众以正向的心态去解决问题,做好“最后一公里”,成为化解群众矛盾的“稳压器”。
基层干部要具有带领群众创收的能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由于创收渠道单一,多以农作物种植为主,使得农村地区发展缓慢,加之农村地区交通不发达,信息获取迟缓。基层干部对新事物的发现和运用能力较强,有高度的激情和热情,是农村地区的新鲜血液,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农业资源、气候条件、民宿文化等,有侧重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打造农家乐等,使农民在完成农业种植第一任务后,仍有其他渠道可实现增收。在增收创收的过程中,也是他们走进农民心里,贴近农民生活的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