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落,橙黄橘绿,正是教研诗意的旅行。为了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切实抓好“思政课程育人”工作,提升思政教师专业能力,2023年10月13日上午,“国培计划”“一对一”县校对口精准帮扶项目(翠屏-巴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第三阶段培训活动在宜宾市武庙街小学如期举行。此次培训活动以参观校园、读书分享、跟岗听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展开;由翠屏区师培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研训员陈华老师,翠屏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靖老师及工作室成员带队,武庙街小学校长杨长石,副校长陈瑶、刘美君及学科团队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参观校园 感受文化魅力
上午九点,巴塘县道德与法治的老师们在武庙街小学为期一天的“浸润式”的交流学习活动拉开了序幕。在大队委红领巾讲解员的介绍下,老师们依次参观了校园文化走廊、少先队活动室、棕编工作坊、学校特色作业展。红领巾讲解员的讲解绘声绘色,老师们充分解了该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特色文化建设……该校“忠心学问、明礼行义”的校园文化氛围深深地感染了大家。
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灵魂。致雅中队小讲解员们带领老师们走进致雅乐园。“致雅艺坊”“致雅争章”“致雅荣耀”“致雅明星”“致雅全家福”……每一个小小的板块凝聚着致雅精神。一张张记录致雅少年成长的手抄报、书法绘画、班级生活照片吸引着老师们驻足欣赏,致雅乐园开展的“悦读.阅读”等活动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观摩 提质赋能
课堂是专业成长的根基。随后,巴塘学员老师们跟随武庙街小学李玲等五位授课老师,走进精彩纷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分组观摩学习。
刘学老师带着2.3的小朋友们《欢欢喜喜庆国庆》,在课堂中老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孩子们理解了国庆节的由来和含义,知道了要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李玲老师执教的课《这些事我来做》生动有趣。整节课运用“自导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这些事 我做过”“这些事 我会做”“这些事 应该做”等环节层层推进。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活动使四年级 3班的学生们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一个个关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故事在五年级3班的教室里,以课前收集、组内分享、个人汇报、小组展示等形式呈现,整节课人人参与热情高,个个发言条理清。李婷老师带领孩子们在一个个活动中学习和领悟《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真谛。
黄夏容老师的课以民族文字为切入点。孩子们在《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这节课中欣赏到了中国汉字的艺术价值,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课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互相探讨分享有趣的古汉字!
六.3班的同学们在罗洁老师的带领下上了一堂生动的道德与法治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课内通过小视频、小测验和小组合作、展示等多种方式来让同学们深刻地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权利也是有界限的,让同学们明白怎样去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专家讲座 激荡智慧
经验交流是理论滋养的底气。该校副校长陈瑶以《五育并举提内涵 课程建设促发展》为题,以如何培养有担当的“忠义少年”为出发点,围绕课程建设向与会老师们介绍武小老师追寻五育课程梦的历程。副校长刘美君以《立足忠义传承 落实立德树人》为题,介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讲解了武小“忠义”特色教育中“一个机制,二种保障”“一个核心,二种环境”“一个目标,二种模式”的具体内涵。
在两位副校长的讲述中,一门门精彩的校本课程、一个个生动的德育案例、一张张有活力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了武庙街小学校抓“五育并举”课程改革和三色德育的创新做法和突出成效,更是展现了武小老师们勇于创新、务实笃行的教育情怀。
独行速,众行远。遇见“国培”,共谱芳华。教之有“道” 研之得“法”。此次国培入校交流活动不仅展现了武庙街小学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校园文化底蕴,更搭建了相互提质赋能的平台。该校将继续聚焦课堂,秉承“忠义”文化,进一步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师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