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质。党的性质宗旨和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把实干担当铭记于心、融入血脉。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把实干担当作为讲政治的根本要求,自觉做到勇挑重担、冲锋在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行动彰显实干,以实干扛起担当。
党员干部要培育实干担当的政治意识。实干担当是对党忠诚的表现,也是讲政治的表现。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实干担当的政治内涵,切实增强实干担当的政治自觉和内在自觉。当前,有些地方的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能力水平、实干担当等方面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的工作状态不佳,庸懒散慢拖,拈轻怕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存在本领恐慌,面对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应急处置等难点问题,束手无策、被动应付;有的作风不过硬,得过且过、甘于平庸、安于现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干担当的政治意识不强。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实干担当精神,向先进典型看齐,保持永不懈怠的进取心、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党员干部要提升实干担当的能力水平。党的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目前,我们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奋力实干担当,实现追赶超越,不仅需要革命热情,更需要过硬本领,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要突出政治素质培训,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政治觉悟,提高政治能力。要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围绕高质量发展、“三大攻坚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开展精准化、实战化培训。要把干部派到重大活动、产业升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去锻炼,在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实干担当的本领。
党员干部要树立实干担当的用人导向。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组织部门要按照“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完善考准察实干部政治素质的具体办法,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要探索完善干部考评机制,推荐干部有实干担当考量、考察干部有实干担当内容、选拔干部有实干担当标准。要大力选拔勇挑重担、敢于担当,遇到难事有想法、遇到硬事有办法的干部,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要打通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新通道,让抱有论资排辈思想的干部有压力、增动力。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