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致胜法宝”,不断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走深走实。
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里感受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传统。建党以来,我们党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千万工程”等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调研为重要抓手,提出系列新战略、新思想、新理念,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好、发扬好这一优良传统,在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为做好群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把脉问诊”中用好调查研究这一“良方”。中国人口数量之多、幅员面积之广,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只有充分调查研究,对症下药开具“药方”,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党员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研究方法,学会“解剖麻雀”,深实细准开展调查研究,充分掌握一线的真实情况,瞄准问题难点,盯住工作目标,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切实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普惠群众的实在成效。
在调查研究的“深耕细作”中锤炼务实作风。推改革促发展,不仅要有用好调查研究的能力,还需要扎实的工作作风。“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这一生动比喻,为我们指明了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增强行动自觉,针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要以“马上就干、干就干好”的态度,提出措施、抓好解决,力戒形式主义,杜绝走马观花式调研,真正做到让调研的成效展现在群众的所需所盼。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