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不断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并将“抓落实能力”作为年轻干部应具备的七种能力之一,成为干部本领过硬的评判标准。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对于广大基层干部来说,要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自我价值。
基层干部提升抓落实能力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落实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人民,抓落实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新时代基层干部抓落实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践行宗旨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淬炼抓落实能力内功,具备敢抓落实气魄,面对矛盾和问题敢于硬碰硬。要坚持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提高服务群众本领,凝聚民心,形成抓落实的工作合力,积极解决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基层干部提升抓落实能力是弘扬求真务实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农业农村发展环境面临众多不确定性。这要求广大基层干部立足实际,准确把握和统筹农村社会、土地、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的现实情况和变化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宣传、贯彻、落实好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因地制宜真抓实干,让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真正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法宝。基层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将鼓舞基层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真正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
基层干部提升抓落实能力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为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围绕乡村振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并作出了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作为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与桥梁,广大基层干部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宣传和示范引领,结合本地区地理条件、资源条件、历史传统、文化风俗、乡风乡情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做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精细化和精准化,才能保证政策的本土适应性执行,从而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