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乡村振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乡村,这片广袤而充满潜力的土地,不仅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更是当代中国实现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进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确保粮食安全的根基稳固,到产业融合焕发出新的经济活力,再到人才支撑与基层治理的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的各个层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变革浪潮下,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如何在数字赋能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乡村画卷。
一、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压舱石”。当前,我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并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土地质量。例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粮食稳产保供,实施单产提升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协同攻关,推动种业自立自强,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如智能农机、物联网等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精准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通过夯实耕地基础、强化科技支撑,我国正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二、深化产业融合与数字赋能,激活乡村经济
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一方面,数字技术通过赋能农产品流通、健全冷链物流和电商体系,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例如,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助力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另一方面,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乡村产业注入活力,如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物联网优化生产流程,显著提升了产业链效率。以湖南为例,其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7万亿元,通过发展数字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了“虾稻共作”“枸杞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未来,需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构建全产业链利益共同体,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
三、强化人才支撑与基层治理,夯实振兴基础
人才与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双引擎”。针对乡村数字人才匮乏的短板,需加强教育培训,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并引进电商运营、农业科技等专业人才。例如,安徽长丰县通过数字乡村试点,吸引高技能人才返乡创业,带动本土产业升级。在基层治理上,需强化党组织核心作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治理体系,同时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效能,如“智慧乡村”平台实现政务透明化、矛盾调解在线化。此外,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政策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创新融资和分配方式,确保农民共享发展红利。唯有筑牢人才根基、创新治理模式,方能夯实乡村振兴的长远基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统筹粮食安全、产业升级与人才治理,以数字技术为杠杆撬动传统农业转型,以制度创新释放乡村活力。只有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才能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画卷。
(责任编辑:夏琴)